【記者歐翔/高雄報導】引領臺灣舞蹈發展的重要團隊之一舞蹈空間舞團,今年迎接創團35週年,與德國海德堡舞蹈劇場合作推出新作《火鳥.春之祭》,邀請西班牙編舞家伊凡.沛瑞茲(Iván PÉREZ)編創,首開先例串聯兩部經典,兩團舞者與指揮家簡文彬率領長榮交響樂團等共99位藝術家,以新時代視角詮釋世紀經典,5/4(六)、5/5(日)衛武營歌劇院全臺首演。
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:「史特拉汶斯基的《火鳥》和《春之祭》,打破當時人們對音樂和芭蕾舞的既有想像,展現兩種藝術形式不同可能性並引領創新。衛武營希望以平台角色,提供國際連結在此發生,舞蹈空間舞團此次和海德堡舞蹈劇場跨國共製《火鳥.春之祭》,用現代視角詮釋這兩齣舞作,讓經典持續更新進化,令人非常期待。」
知名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兩部重要芭蕾舞劇代表作《火鳥》、《春之祭》在1910年代先後發表,劃時代的風格,為音樂界和舞蹈界發展打開嶄新視野。尤其是《春之祭》音樂的調性、節拍和不和諧等特色,顛覆當時音樂創作規律,不僅開展古典音樂界新風貌,甚至影響近代通俗文化如迪士尼動畫、電影《星際大戰》和電玩《Final Fantasy》等配樂。
此外,《春之祭》原版舞蹈由尼金斯基編創,首演場當一群穿著傳統服飾的舞者屈膝跺腳的出現,離經叛道的風格,和過往典雅優美的芭蕾形象大相逕庭,驚嚇了正統派的擁護者觀眾,引發小型衝突驚動警察,卻也驚豔不少藝文圈文人,其中香奈兒品牌創辦人可可·香奈兒(Coco CHANEL)甚至於日後資助此作重演,讓《春之祭》有機會成為傳世經典,除了音樂錄音超過100個版本,編舞家瑪莎葛蘭姆(Martha GRAHAM)、碧娜.鮑許(Pina BAUSCH)、林懷民等大師都曾各自編創新版本,由此可見此作品的深遠影響。
今年適逢舞蹈空間舞團35週年,舞團藝術總監平珩表示:「35歲是個好年紀,走過莽撞衝刺的青春期,也越過探索目標的迷惘,舞蹈空間如今對未來的方向,築構出更清晰的輪廓。
舞蹈空間結合海德堡舞蹈劇場和傑出的音樂家們的《火鳥.春之祭》演出,讓外界看見舞蹈空間多來經營國際共製、以及深化藝術性走向的成果。此次演出因衛武營場地寬敞,舞台面寬可達20公尺,距離較德國首演舞台長,舞者們在排練和正式演出的行進距離,宛如跑了場馬拉松,對舞者是極大考驗。另個挑戰,是舞者演出時,如何和交響樂團現場演奏的頻率一致,很高興簡文彬總監接下指揮工作,他不僅對樂曲準備充分,和舞者間的默契以及對樂團的調度得宜,讓排練順利有效率,音樂和舞蹈的呈現非常合拍。」
身兼海德堡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的編舞家沛瑞茲,持續以創作探索音樂和舞蹈間的連結,他表示:「在海德堡劇院,我有機會和樂團長期合作,發掘音樂加舞蹈的力量,《春之祭》1913年創作時企圖要展示俄羅斯的身分認同,藉由重製這部作品,我們得以比較百年來人類群體的改變,進而探索人際間的關係演變。《火鳥.春之祭》衛武營版本舞者編制從10人擴大至20人,且因衛武營罕有的設計規模,我們撤除遮蔽用布幕,解放這個劇院原有的空間和結構,加上後台白色漆面,讓作品可以釋放出原有充滿力量的感覺。」
在《火鳥.春之祭》中,沛瑞茲將《火鳥》做為序曲,先創造出一個被眾人孤立,但可能也是令人嚮往的角色,但理想世界最終被「自我」與「他者」群體對立的《春之祭》所摧毀。且異於一般《春之祭》選擇女性做為被犧牲的獻祭者,沛瑞茲此次選擇由男舞者來擔綱,性別的轉換,呈現出百年來人類社會的演進、轉變,甚至加入「一二三木頭人」的遊戲元素,並賦予舞作當代的意義。
《火鳥.春之祭》中火鳥段落的獨舞者駱宜蔚,以及春之祭段落的獻祭者蘇冠穎,兩位海德堡舞蹈劇場舞者均來自臺灣,過往曾是舞蹈空間舞團團員。而舞蹈空間至今已和編舞家沛瑞茲三度合作,包括2015年的《迴》、2018年的《BECOMING》,以及沛瑞茲2018年10月接任海德堡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後,此次演出的《火鳥.春之祭》,可見雙方合作密切。
更多《火鳥.春之祭》節目資訊,請至衛武營官網(www.npac-weiwuying.org)查詢